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

我們必須留意的長期趨勢

昨天台股小漲,但成交量卻只有582億,反彈時看見這種成交量,不是什麼好事情。

why?

上週中央銀行公布2013年第2季國際收支,金融帳淨流出100.8億美元,連續第12季淨流出,也創下歷來最長的淨流出紀錄;累計12季來,金融帳合計流出高達913億美元,約合新台幣2.75兆元。

各位請參考附圖

資金的流入與流出,是股票市場的晴雨計,從過去的經驗我們知道,資金流出有兩個最大因素
1.國外的金融商品報酬率比本國的高
2.政治因素造成的不安定感

台灣民眾購買海外基金的餘額從一千多億成長到2.5兆,就是屬於第一種

當初英國決定把香港交還中國時,曾經造成香港資金外逃,房價大跌,但隨後中資流入,讓香港股市房市雙雙回昇,這是很典型的政治帶來的資金流動,同樣的情況在2000年阿扁當選及2007年的阿扁即將下台前,也有這樣的資金流動潮。這是第二種



第一種的解法比較簡單,股票市場跌了,或是企業賺更多錢了,讓資本市場有利可圖,且利比海外商品大時,錢就回來了,第二種比較麻煩,一定要政治上的不確定因素解決了,錢才會回來

我們目前所面臨的資金外流,主要是屬於第一種。

第二種會不會出現呢?

上週有個新聞頗詭異,中國國防部外事辦主任關友飛20日在華府的記者會上宣稱,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向美方表示:美國對中方提出成立「對台軍售議題工作組」的建議,做出積極的回應。
我們其實很清楚,維繫台海均勢的關鍵,從來都是美中之間的角力,美國在與台灣斷交之後,在1982年由雷根總統發布對台6大保證:
1、沒有停止軍售台灣的日期。
2、不事先就對台軍售與中國協商。
3、不在中台之間擔任斡旋的角色。
4、不修訂《台灣關係法》。
5、不改變美國對台灣的主權立場。
6、不迫使台灣與中國談判。
過去三十年來,這六大保證一直沒有改變,即使在扁朝末期,台美關係極度惡化時,都沒有改變。
假使常萬全真的說服海格與萊絲共同成立「對台軍售議題工作組」,那就違背叛了對台6大保證中的第2條。
兩岸和平紅利是馬朝最大的政績,但如果要被逼上談判桌,人逃不了,鈔票是可以先逃的。
做為投資者,與其為局勢的不確定而憂心忡忡,不如從定期公佈的數據中去了解資金流入流出的動態。

我推薦以下三個數據作為我們觀察資金流向的工具
1.台幣匯率及成交量。一般而言,看匯率的價跟量就行,但台灣的央行常作手腳,場外交易,尾盤作價,屢見不鮮,所以光這指標沒有用。

每個月公佈的以下兩個指標,必須輔助著看
2.貨幣供給額m1b年增率。資金外逃時,央行勢必得放美金,收台幣,這數字年增率一定會往下降
3.房地產成交價跟量。房市實價登錄後,這數字可以拿來當指標
時時注意這三個數據,據以調控持股比例及多空態度,這是我在股市創近期低量後的一點分享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